首页 > 使馆新闻
驻缅甸大使陈海:如何同澜湄合作首倡地续写胞波情谊千年佳话?
2022-07-10 20:37

近日,在缅甸蒲甘举行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发表了多份共同文件,既展示了澜湄合作的丰硕成果,又擘画了澜湄合作的下一个“金色五年”。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滋养着流域内数亿人民。澜湄合作是首个流域六国共同参与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

澜湄合作机制启动六年来,为流域国家地区合作带来哪些变化?

缅甸作为今年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为推动澜湄合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缅传统胞波情谊又该如何携手应对风险挑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大国外交》节目专访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

从胞波情谊到命运共同体

记者:说到中国同缅甸关系,我们首先会想到中缅传统胞波情谊。为什么叫“胞波情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友谊?

陈海:“胞波”一词由缅语音译而来,意思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中缅两国我们常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两国民众的友好交往是历史渊源。缅甸最大的江伊洛瓦底江发源于中国境内。所以胞波情谊,形象的比喻就是“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中缅两国已经确立了共同构建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在新时代,胞波情谊就是传承传统友谊,共建命运共同体。

中缅务实合作续写千年胞波情谊

记者:2020年初,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双方决定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推动中缅关系迈入了新时代。此访之后,中缅双方共同落实访问成果,特别是疫情发生后,两国在关系中缅民生福祉领域开展了哪些合作?

陈海:一段时间以来,全球暴发了新冠疫情,缅甸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中缅双方进一步落实习主席历史性访缅成果的立场是明确的,双方各界也在落实成果,尤其是在涉及两国民生福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有效的合作,最突出的就是共同抗击疫情。

在中国发生疫情之初,缅甸虽然国力有限、能力也有限,但是缅甸用专机、卡车运大米,把有限的抗疫物资捐赠给中国。缅甸的疫情持续了好几波,我们中国政府和各界也是秉持着生命至上的理念,向缅方提供了大量的帮扶,包括5000多万剂新冠疫苗。在缅甸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紧急同意缅方通过边境的绿色通道进口和输送最急需的液氧在内的物资。当时情况实际就是有氧气就能活命,没氧气就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当时中方的这些帮扶举措挽救了大量缅甸民众的生命。

(2020年4月,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缅甸,协助缅方应对新冠疫情)

陈海:两国在农业领域也持续开展了有效合作。缅甸现在仍然是一个很不发达的国家,农业在经济当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农业人口现在还超过70%,所以三农问题涉及到缅甸的国计民生。我们在边贸农、林、畜、海产品的进口通关方面畅通物流,在缅甸的农水产品的输华标准对接,包括近一段时间以来,缅甸国内化肥进口和供应紧张等方面,我们都持续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缅甸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合作,今年以来在中缅边贸当中倡议并率先使用人民币结算。这方面既为缅甸百姓和广大贸易企业提供了便利,也有效地促进了中缅在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合作。

此外,缅甸年轻人口比重比较大,就业面临困难,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备向缅甸转移部分优质产能的可能。所以一段时间以来,在仰光等地成衣、纺织、箱包、鞋类的企业生产还是相当稳定,为缅甸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澜湄合作不做“清谈馆”,只做“推土机”

记者:7月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蒲甘举行。缅甸作为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为推动澜湄合作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六年来,澜湄合作为流域国家和人民带来哪些改变?

陈海:缅甸是澜湄合作首倡地,也是积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方。从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创设和推进以来,缅甸共有93个项目参与了澜湄合作专项基金的支持范围,是澜湄国家中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2020年缅甸接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以来,同中国协力合作,协调推进澜湄合作。7月4日,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蒲甘成功举办,会议达成了一系列新的合作共识。缅方作为共同主席,做了大量协调推进工作。

澜湄合作启动六年来,发展迅速,成果显著,打造了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为推动中国和中南半岛澜湄流域国家的合作与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澜湄合作推动了区域高质量互联互通。中老铁路正式通车半年多来,发送跨境货物近80万吨,货物品类100多种。中国企业承建的公路、机场、轻轨等项目有效改善了澜湄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比如,缅甸方向,双方合作的皎漂深水港项目正在开展社评环评和地勘工作。去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23%。

(缅甸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在仰光建立食品创新中心)

陈海:其次,澜湄合作有效改善了流域国家的民生福祉。去年,中国从湄公河国家进口农产品达到17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3%。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的项目特别重视向澜湄国家落后地区倾斜,在缅甸尤其关注三农发展,从水稻育种到咖啡种植、食品加工等,都让缅甸的老百姓获益,有助于他们改善生活,缩小发展差距。

(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提升澜湄地区咖啡产区地域禀赋和发展需求”项目顺利实施)

陈海:疫情发生以来,澜湄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共同抗击疫情。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向湄公河国家提供了超2亿剂疫苗,向多个国家,包括缅甸,派出了多批次的医疗专家组。我们还向澜湄国家援建了检测实验室、方舱医院,在缅甸还落地了中缅合作国药疫苗的灌装生产。

通过上述的简要介绍,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澜湄国家和人民通过澜湄合作受益良多。正如中国领导人在澜湄合作创立之初所强调的,澜湄合作不做“清谈馆”,只做“推土机”。

抗疫合作践行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

记者:中国政府向东盟提供援缅新冠疫苗交接仪式近日举行,陈大使也出席了交接仪式。中方通过东盟向缅甸援助疫苗有什么考虑?

陈海:缅甸是中国的胞波兄弟,也是东盟大家庭的一员。对缅甸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是东盟就缅甸问题同缅方达成“五点共识”中的重要内容。中方一直支持东盟同缅甸有效落实“五点共识”,支持东盟推动解决缅甸的人道主义困难问题。去年8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支持东盟对缅甸开展人道主义援助认捐大会”上宣布,通过东盟向缅甸提供100万剂疫苗。不久前,中方决定,通过东盟再向缅甸提供200万剂疫苗。

(2022年6月30日,中国政府向东盟提供援缅新冠肺炎疫苗交接仪式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

陈海:不仅是通过双边渠道,中国还通过东盟多边渠道对缅甸开展抗疫帮扶,也是为了践行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为了支持东盟同缅甸开展良性互动,共同推动落实“五点共识”,为妥善解决缅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方愿为缅甸局势趋稳向好发挥作用

记者:缅甸局势目前依然受到各方关注。陈大使,作为驻缅甸大使,您如何看当前的局势?中方对此有哪些立场和态度?

陈海:缅甸局势受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作为缅甸最重要的邻国之一,我们对缅甸局势十分关心。目前,缅甸局势总体稳定,但局部冲突持续,政治协商与和解有待推进,国家的民主转型和国家整体的转型还需进一步作出努力。中国一直希望缅甸保持稳定、实现和平、谋求发展。正如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期间,同缅甸、柬埔寨等国外长会晤时提到的,我们有三个期待:一是期待与东盟共同推动缅甸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持续推进政治和解,鼓励缅甸各党派以国家大局和人民利益为重,理性务实、互让互谅,兼顾各方合理诉求,早日恢复稳定、实现和平;二是期待与东盟共同推动缅甸重启民主转型进程,实现还政于民愿景,探索符合缅甸国情、具有缅甸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三是期待东盟秉持“东盟方式”,坚持不干涉内政、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和传统,保持定力,排除干扰,耐心协调,建设性落实东盟“五点共识”,维护东盟整体团结和主导地位。

中方一贯支持东盟发挥中心作用,为斡旋和妥处缅甸问题发挥作用。同时,作为重要的邻国、朋友,我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同东盟方合力为缅甸局势趋稳向好发挥作用。

(中国驻缅甸使馆向中缅友谊学校捐赠食品物资)


面向未来,中缅双方应该携手做好三件大事

记者: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陈大使,中缅有着传统胞波情谊,您认为中缅双方未来应该如何携手应对这些挑战呢?

陈海:中缅双方应该携手做好三件大事。

首先,要持续地稳控疫情。全球和地区疫情的走向仍然不稳定不确定,所以抗疫合作还在路上。目前缅甸国内的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民众的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但是巩固成效、防止反弹和反复,仍然是中缅双方要共同做好的工作。我们在同缅方继续加强合作,做好边境疫情的联防联控,共同为维护两国人民群众的健康,也为两国经济社会的复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携手推动经济复苏和民生发展。中缅两国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强,缅甸可以成为我们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合作方。缅甸农产品、海产品,包括活牛在内的畜产品和矿产资源都可以同广阔的中国的市场和消费者联通,成为我们重要的补充。中缅双方这方面的合作,对于丰富我国西南地区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会同缅方持续开展合作,实施更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增进两国民生福祉。

三是中缅两国更加有效地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这方面,我们同缅甸持续地通过务实合作和规划设计等方面,开展经验借鉴交流。当前一些国家动不动就在国际上搞“小圈子”,企图挑起“新冷战”,干涉别国的内政,想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习近平主席针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挑战,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缅甸政府对此高度评价并予明确支持。缅方已经在同中国对接全球发展倡议,中缅双方可以在这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反对外来干预,共同维护两国的国家利益。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