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驻缅甸大使陈海接受缅甸最大传媒集团瑞丹伦下属天网电视台One News频道独家专访。陈海大使全面宣介了党的二十大重大意义和主要成果,结合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大外交行动,介绍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政策,阐释党的二十大和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同缅甸在内的东盟国家合作带来的新机遇,描绘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陈海表示,中方始终秉持为缅甸国家和人民好的理念,在“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框架下同缅方开展多领域合作,相信中国新时代新发展将为中缅合作带来新机遇,为两国特别是缅甸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专访实录如下:
一、中共二十大不久前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为中国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历史充分证明,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管用的先进理论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大会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中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大会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精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明确了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中国有十四亿多人口,如此超大规模的人口整体迈向现代化,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版图和态势,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也必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大会还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宣示中国在变局、乱局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主张和坚定决心,为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二、中共二十大的决策将为中国同缅甸乃至东盟国家合作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有十四亿多人口,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我们预期未来15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中国将继续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缅甸在内的东盟国家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中国的发展将首先为缅甸等东盟国家创造机遇。中国已连续13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相互投资最活跃伙伴。中国的巨大市场将一直向包括缅甸在内的东盟国家开放,进口更多东盟国家的农、林、畜、水等优质产品。近期,随着旱季农产品收获和出口旺季到来,我们高兴地看到缅甸对华农、林、畜、水产品出口稳步增长。
我们还将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同东盟国家的“一带一路”合作不断传来好消息。中老铁路已开通近一年,累计运输货物超过1000万吨。中泰铁路加速建设,与中老铁路连接指日可待。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顺利建成。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同印尼总统佐科共同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是东南亚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时速达350公里。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极大地带动了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也有助于区域联通发展。缅甸是中国的近邻,我们有2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有很多合作增长点。缅甸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节点国家,我们期待同缅甸各界继续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尤其要使这些合作的成果更早更多地惠及缅甸人民。
三、中共二十大指出,中国在各领域成功推进改革。您认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是什么?
中国从100多年前积贫积弱,到现在日益迈向世界中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揭示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密码”,可以概括为“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领土面积960余万平方公里,有56个民族,区域、城乡差异大。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摸索出的理论和经验。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路和制度,只有结合本国具体实际和传统文化的制度,才能真正符合本国发展需要,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历史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是坚持团结奋斗。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产水平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必须团结奋斗,才能战胜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挑战,才能继续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四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继续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这一行之有效的理念,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五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世界上政党林立,世界各国有发展也有乱象。执政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主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就是人民监督。过去十年中国共产党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就是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四、中国的发展可以为缅甸提供哪些经验借鉴?
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时说,每个国家都想过上好日子,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过去十年新时代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除了我刚才提到的人口规模巨大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立足于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的大同思想,在鼓励个体创新创造、发挥能动性的同时,更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还是物质文明和精